袋式除塵器市場需求超600億 是躍進還是盛宴?
發布時間:2023-07-17
進入6月份以來,某大型袋式除塵器上市企業副總裁葉文(化名)心情不錯,接二連三釋放的利好消息表明,袋式除塵器行業將迎來發展“春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4日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宣布打響PM2.5攻堅戰;環保部近日出臺的一系列治理工業污染指導文件將袋式除塵器列為標配設備;業內人士透露,一攬子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臺……資深證券人士王懷亮估測,超過 600億元的市場需求將被釋放出來。
部分行業人士對“600億元市場需求”存疑。他們認為,在環保標準相對寬松、公眾環保意識比較落后,部分地方監測、監管機構失職,低價中標等行業潛規則橫行的情況下,600億元市場需求的含金量值得推敲。那么,對袋式除塵器行業而言,傳說中的600億元市場需求究竟是一場盛宴,還是自娛自樂的紙上富貴?
袋式除塵器將“大躍進”?
“我們排放了世界**多的大氣污染物,但我們卻不具有相應的容納空間”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秘書長吳善淦介紹說,“顆粒物污染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而工業粉塵排放是顆粒物污染的主要源頭。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根據環保部門提供的公開數據, 201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分別為2267.8萬噸、2273.6萬噸,位居世界**。煙粉塵排放量為1446.1萬噸,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而袋式除塵器正是治理工業煙(粉)塵的‘主力軍’”。
袋式除塵器市場需求超600億 是躍進還是盛宴?
“高效除塵器主要包括電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兩種。對處理粉塵來說,袋式除塵器具有運行穩定、高效的特點,實際除塵效率可達 99.95%以上,經處理后的煙氣粉塵排放濃度可達標準15毫克/立方米以下,且不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對粒徑10微米以下的微細粒子,袋式除塵器捕集效率可達90%以上。可以說,目前只有袋式除塵器才能夠有效控制微細粒子,因而被廣泛使用于鋼鐵、水泥、電力、有色冶煉、垃圾焚燒等20多個行業。我國顆粒物排放控制已進入大力消減PM10、PM2.5時代,若不能有效消減超細顆粒物的排放量,美麗中國和大氣污染控制目標不可能實現。換句話說,要想進一步控制煙粉塵的排放量,PM2.5捕集將是重點。”吳善淦說。
東北大學濾料檢測中心主任孫熙教授表示:“垃圾焚燒煙氣含有多種有害氣體,袋式除塵器的‘固定床’的特性對垃圾焚燒煙氣凈化具有重要的價值。垃圾焚燒煙氣中的二噁英的凈化方法之一,是以活性炭吸附再以袋式除塵器去除。”
據悉,我國袋式除塵技術進步很快,很多以前不能解決的原材料問題和技術問題目前都已順利解決。如水泥窯頭、窯尾用的芳綸、聚酰亞胺纖維和清灰用的脈沖閥,垃圾焚燒廠用的PTFE纖維、玻纖混織技術,電力行業用的PPS纖維和濾料,膜技術和覆膜過濾材料,以前主要依靠進口,現在基本都是國內生產。此外,我國袋式除塵器的設計制造能力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如高爐煤氣凈化用袋式除塵器,水泥窯頭窯尾袋式除塵器;我國每年有數億美元的產品銷往美國、日本、印度、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數百億元市場需求待釋放?
作為袋式除塵器領軍企業之一的負責人,葉文認為,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表明行業大環境正在升溫。 “袋式除塵器市場將大大擴容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他說。
葉文表示,在目前重點治理PM2.5、PM10的背景下,袋式除塵應用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今年發布的**新報告,水泥、有色金屬冶煉、火電行業將為袋式除塵器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下發的文件規定,水泥窯頭、窯尾煙氣經余熱利用后,須進入袋式除塵器處理,使排放煙氣中顆粒物濃度達到排放標準要求,其他通風生產設備和揚塵點均要采用袋式除塵器。鋼鐵行業各個生產工序產生的塵源,鼓勵優先采用高效袋式除塵器。據公開數據測算,國內已投運的約8億千瓦現役火電機組中90% 以上安裝的是電除塵器,如改為袋式除塵器,平均改造成本50元/千瓦,潛在市場空間360億元。
根據國家及地方環保要求,水泥窯要加強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嚴格控制氨逃逸,加強液氨等還原劑的安全管理。鋼鐵行業在燒結煙氣環節應全面實施脫硫,兼顧氮氧化物、二噁英等多組分污染物的脫除。據相關人士測算,目前全國不到1/10的水泥生產線安裝了脫硝裝置,未來90%的水泥生產線需要改建,市場空間巨大。
市場分析人員指出,我國33個城市PM2.5嚴重超標,未來,市場提升空間主要針對提高實際除塵、脫硫和脫硝效率,對于不能達標的除塵、脫硫和脫硝設施進行排查,限期整改。如根據公開數據測算,目前國內在運的脫硫機組共4659臺,總裝機容量7.18億千瓦。假設其中50%的脫硫設施需要不同程度改造,平均改造成本60元/ 千瓦,潛在市場規模215億元,目前脫硫市場規模約在100億元左右。
有暗流阻礙市場需求釋放?
北京瀚海青天科技環保有限公司市場銷售經理余夏(化名)也在關注袋式除塵器市場擴容的話題。余夏與吳善淦雖然沒有深談過,但他們的觀點一致:環保政策及其執行力度對袋式除塵器市場能否擴容有很大的決定性作用,而目前的政策力度和監管力度明顯不夠,市場擴容未必會一帆風順。
“無論對一個國家還是一個行業而言,我國大氣污染都到了該破題的時候。”吳善淦說。作為吸附PM2.5微細顆粒物的利器,袋式除塵器是推進節能減排不可或缺的高效裝備之一。然而,目前該行業的發展規模一直與其重要地位不符。公開的數據顯示,2005年,袋式除塵器的工業產值是64.96億元,2012年為146.74億元,六年間僅增長了一倍多;其所占除塵設備的市場份額,由2005年的46%增至2012年的55%,增長率不足10%。
“我國人口密度大,產業如此集中,空氣污染嚴重,到了必須執行世界上**嚴格的排放標準的時候了;而我國現行環保標準不健全,排放標準滯后,環保監管力度不夠,執法不嚴,給很多環保意識不強、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以可乘之機。部分企業為了應付檢查或勉強達到國家標準,購買價格極端便宜、除塵效果不佳的袋式除塵器,并且多年不改造,濾袋破了不更換,使之成為根本不能起到相應作用的擺設。” 吳善淦表示。
“一直以來,環保行業是被動型市場,業主往往因為政策的壓力才投資環保設施,如果這個壓力不夠強大,或能找到變通措施,業主是不會花錢購買性能優越的環保設備的,而是滿足于‘有了’的現狀。”葉文說。
在余夏看來,潛規則是阻礙行業發展的暗流之一。“造假、摻假、偷工減料現象屢見不鮮;袋式除塵行業目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低端產品較多,這與業界流行低價中標風氣有關。招標采購應該有嚴格的法規,目前低價中標現象普遍,很多招標價都是賠錢的,企業提供的產品肯定不是正規廠家的優質產品,難以達標。”
“袋式除塵器的平均利潤率非常低,還不到10%,大多數企業都一直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吳善淦嘆息道。
市場擴容護航艦何在?
作為曾參加多項袋式除塵技術國家重大課題研究的資深研究人員,孫熙教授對袋式除塵器產業的起伏了如指掌。他認為,包括袋式除塵器在內的整個環保行業都是外驅式發展產業,受政策和大環境影響明顯。完善的環保標準、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有力的監管是保障袋式除塵行業發展**大的推動力。
孫熙表示,目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相關標準落后,亟須修訂。“我國近年來相繼修訂了一些行業的排放標準,顆粒物排放限值為30毫克/標準立方米,與以往相比雖已嚴格得多,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落后。我國垃圾焚燒煙氣排放標準則更為寬松,顆粒物排放濃度限值為80毫克 /標準立方米,而許多發達國家標準為5毫克/標準立方米。其實,目前袋式除塵器良好的性能已經可以支持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
吳善淦表示,孫熙所提及的空氣污染治理標準落后問題確實存在。比如,目前我國汞的排放量約占全球的一半,是**大的汞排放國,而汞主要是從煙囪中排出來的。而關于汞的排放量限值,有的行業有,有的行業沒有,亟須編制。
葉文認為,對運行設備進行嚴格監管是重中之重。“雖然,在標準、規范、招投標等方面都有需要完善和加強的地方,但對設施的運行加強監控是目前**重要的工作。一些行業的在線監控系統做得很好,如電力、鍋爐的除塵系統與當地環保局的在線監控系統相連接,直接接受檢測,這樣的先進經驗值得推廣。”他說。
孫熙認為,環保意識增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七五’期間,電力行業試點使用袋式除塵器失敗,而當時的電力行業高層領導批示整個電力行業必須使用電除塵器。到本世紀初,袋式除塵器在火電行業的應用技術障礙已經被克服,有越來越多的電廠使用袋式除塵器,他們的排放都小于20毫克 / 標準立方米,希望電力行業的各層領導能從思想上盡快轉變過來。”